水稻的产量主要由三个“可见”的农艺性状—粒重、穗粒数和有效分蘖数所构成。但这可见的农艺性状“三要素”又受到营养利用效率、光合作用效率等“不可见”的生理性状的影响。近年来,关于水稻产量形成的分子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但“可见”和“不可见”因素间的互作在水稻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储成才课题组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郑家奎课题组在The Crop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Exploration of rice yield potential: Decoding agronomic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的综述文章,全面介绍了水稻产量“三要素”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营养高效利用和光合作用效率等生理进程在影响水稻产量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讨论了“源–库”互作与传统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协同影响机制以及水稻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遗传改良的策略。
该综述的主要内容有:(1)全面梳理了控制水稻粒重、穗粒数和有效分蘖数的基因及其调控网络;(2)大量元素N、P、K高效利用的分子机制;(3)水稻光合作用关键基因及光呼吸旁路的建立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水稻产量相关基因被克隆,进一步厘清“源–库”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将为未来更好地开展作物精准设计育种奠定基础。
李赓觅博士为该文第一作者,储成才研究员和郑家奎研究员为共同通信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520)等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