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的“深圳智慧育种项目”专家咨询论证会在北京、深圳同步召开。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建设思路,建议尽快落地实施。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科技部农村科技司调研员魏勤芳、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深圳市市场监督局局长李忠和副局长莫熙玲、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陈斌出席会议。论证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包振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孟安明、曹晓风、种康、钱前,隆平高科副总裁杨远柱、先正达集团中国数字化育种总监姚骥。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杨富裕主持。
深圳智慧育种项目是落实中国农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的合作内容,由双方为核心联合产业链伙伴共同承担智慧育种领域的科研、创新与服务,并由深圳市政府扶持的政、产、研结合项目。智慧育种项目建立起一个能观察、会思考、善决策的智慧育种系统平台,由关键产品(点)、产业链(线)、产业集群(面),逐步推进,并沿途下“蛋”,带动我国种业科技升级和产业升级。
论证会上,田见晖指出,种业振兴是国之大者,智慧育种是未来种业科技领域的战略必争。此次,我校与信息领域领头羊华为公司共同开展智慧育种科技创新,必将引领世界种业科技的发展,带动我国种业科技升级和产业升级。
李忠指出,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刻认识到了新发展阶段推进种业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圳市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智慧育种项目在深圳落地,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加快落地。莫熙玲副局长表示,近几年深圳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种业发展,加快引进培育世界一流现代农业科技人才,抢占全球现代化农业食品产业制高点,着力打造农业科技的先行示范区。中国农大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华为公司是中国的民族企业,也是深圳的创新企业,期待中国农大和华为合作的智慧育种项目早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建成科企深度融合的种业创新发展模式。
华为公司中国农业农村事业部总经理夏奇峰表示,与中国农大合作的智慧育种项目是华为助力并使能智慧农业的关键切入点,相信依托华为底层的ICT技术,能够帮助解决突破我国关键“卡脖子”技术问题,提升种业国际核心竞争力。
中国农大王喜庆教授、华为智慧农业首席专家王德谦对深圳智慧育种项目进行了汇报。项目主要针对生物育种表型数据获取、多组学育种模型建立这两大国际公认难题,立足育种全流程效率提升,以BT与ICT的根技术结合为基础,致力创建育种表型机器人和智慧育种多组学大模型,实现定向育种、精准育种、加速育种,形成机器人、算法、服务一体化模式,促进种业科技提升和产业发展。
专家咨询论证组组长种康院士主持论证环节。专家组一致认为,中国农业大学、华为公司、深圳市在智慧育种领域瞄准抢占全球育种科技竞争最高点,即将创建的政产研一体化新型科研创新模式,充分发挥了中国农业大学在生物育种领域的优势、华为公司在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以及深圳优良的创新生态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充分把握了育种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为我国生物育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谢焱表示,此次咨询论证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完全符合中央关于种业振兴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去年7月9号亲自主持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今年两会期间在看望农业界政协委员代表时对种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农大和华为公司强强联合携手攻关智慧育种这一重要课题和种业难题,建议项目进一步聚焦,找好切入点加快推进,加强持续投入,遵循科研规律稳扎稳打,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参与,共同推动实现种业创新从育种2.0向育种4.0的跨越式发展。
魏勤芳表示,深圳市是我们国家最有活力的一个城市,智慧农业领域的智慧育种项目由国际驰名的IT企业华为和国内顶尖的农业大学中国农大联合做,非常有意义,是服务种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个大的作为。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生物育种结合,将为生物育种提供一个最先进的工具和手段,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对促进生物种业技术和水平提升大有意义。希望项目持久做下去,实现产品化,服务商业化。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处二级调研员肖宇,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殷明华、科技创新局四级调研员张洪艳和裘杨溢,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淑华、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赖锦盛、农学院书记张远帆、农学院副院长董朝斌、科研院科研项目处处长辛明明,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总裁贾永利、华为云生命科学智能体首席科学家乔楠、中国农业农村事业部行业代表吴志刚、中国北京代表处客户经理黄康,以及7家种业公司代表等6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