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勇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 ——潍坊市拓展创新“三个模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综述

 时间:2022-12-06

近日,大众日报专版刊发《勇当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潍坊市拓展创新“三个模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综述》稿件,对研究院以科研成果、人才引进激活潍坊乡村振兴新动能等工作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近年来,潍坊各级党委政府坚定扛起深化拓展创新提升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三个模式”,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踔厉奋发、创新实干,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正在潍坊大地徐徐铺展。2021年,潍坊市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取得一等、第一名。

 

擦亮金字招牌

书写现代农业“潍坊答卷”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这一金字招牌,看点在哪?

  从数字上看,潍坊用全国1.7‰的土地、1‰的淡水,贡献了全国6.4‰的粮食、16.8‰的蔬菜、10.7‰的肉蛋奶、21.4‰的农产品出口额,蔬菜、畜禽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均超千亿元,蔬菜出口量、禽肉出口货值分别占全国的1/8、1/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等4项产业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潍坊坚定扛牢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全市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5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32.3万亩,实施10万亩红板岩地区农田水利改造工程,年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3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6亿斤。

  小雪过后,诸城市相州镇小梧村麦田里的嫩苗绷着劲挺起腰身。2022年,这块地里的小麦亩产810公斤,创造了潍坊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在潍坊北部茫茫盐碱地上,昌邑市柳疃镇10万亩青阜现代农业综合体,实行“村企社”共建模式,“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智慧田管”全覆盖,“苜蓿—棉花—粮食作物”轮作,让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生态田;海水稻小镇依靠“种子芯片+双管暗排+新型调节剂+智能控制”技术,海水稻亩产达698.4公斤,这片5.8万亩的盐碱地成为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良种、良机、良法与良田融合发展,是潍坊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

  潍坊是种业创新大市。近几年,通过搭平台、育主体、强企业、建基地等系列措施,致力打造全国农业种业“硅谷”。建成种业研发企业44家、种苗繁育企业404家,取得新品种权129个,审定农作物新品种29个,“潍麦12”小麦新品种获农业农村部审定。

  潍坊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农机之都”。潍柴雷沃在CVT动力总成和液压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领域一举打破国外垄断。657家农机生产企业已形成以潍柴雷沃为龙头、从主机到农机具零部件全链条产业布局,产品涵盖24个种类,潍柴雷沃拖拉机国内市场占有率25%,小麦、玉米、水稻收割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8%、25%、28%。

  数字农业快速兴起。成立潍坊数字农业联盟,建设潍坊“三农”大数据平台,建成乡村振兴普金金融服务平台、物联农机平台、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等7个数字化平台和5处5.2万亩的智慧(无人)农场,1605台拖拉机装备了定位系统和图像采集、实时监测终端。

  在“中国蔬菜之乡”寿光,60万亩蔬菜大棚正成为一座座现代化农业工厂,菜农持手机就能远程控制棚内施肥、浇水和温度、湿度等,亩均增产30%以上,水、肥、药均节约15%以上。如今,潍坊80%温室大棚中应用了智能装备、物联网技术,成为国家级“区块链+蔬菜”质量安全应用试点。

  更为出彩的是,赵春江院士团队设计建设的单体占地120亩的新一代智能玻璃温室,应用120多项专利,装备精准水肥、潮汐灌溉、智慧气象等设备和7种多功能机器人,实现生产管理的全流程云端托管和远程操控,生产效率是普通温室的3至4倍。

  农业标准集成应用。位于寿光市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编制完成了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范,集成2369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形成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潍坊“蔬菜标准”输出到27个省份,在全国认定50个试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蔬菜标准化面积75万亩。位于诸城市的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围绕从养殖到屠宰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完成生猪、白羽肉鸡两个全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建设试验示范基地30多处。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出台《潍坊市禁用限用剧毒高毒农药条例》,实行投入品生产企业ABC分级监管,每个村配备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每6—8村为1个网格配备1名基层动物防疫安全协管员,蔬菜主产区产地快检实现全覆盖,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全市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448个,寿光蔬菜、青州银瓜、潍县萝卜广受欢迎,昌乐西瓜、昌邑大姜、寿光桂河芹菜等3个品牌创建为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潍坊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称号。

  农业开放发展深入推进。获批建设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规划实施“3+9+N”产业布局,在农产品流通、快速通关等方面探索形成了33项制度创新成果,推动20多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业务,并与数个国家达成多领域农业合作,安丘农创港跨境电商平台已累计完成农产品跨境销售23.36亿元。

  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万家,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4286家,入社农户38.2万户,实现经营收入24.8亿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13亿元,合作社成员平均增收6540元。“村社一体化”村庄18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5929家,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68%。探索实践“国有平台投资+专业公司运营+农户承包经营”三方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新机制,建成1000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80多处,园区面积38万多亩。

  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潍坊培育形成粮食、设施蔬菜、肉鸡、肉鸭、生猪、奶牛、蛋鸡、朗德鹅、蜜蜂、生姜、大葱、西(甜)瓜、萝卜、银瓜、蜜桃、大樱桃、山楂、花生、红薯、柿干等优势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10个,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8个、省级29个,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4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区4个,成功打造了3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到2000多家,农产品电商店铺4000多家,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4个。

  潍坊是全国4个年产蔬菜千万吨级、肉制品百万吨级的城市之一,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90家,营业收入2516.4亿元,为“一桌好菜”夯实了基础。

  随着预制菜市场的火爆,潍坊出台了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三年全产业链规模达到3000亿元、培育市场主体3000家、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预期目标。

 

构筑人才高地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景色怡人的峡山水库北侧,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实验室,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邓兴旺带领“留鸟型”团队,在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原创性成果已经在7个国家申报3项国际专利,培育出的抗除草剂玉米,利用该玉米与大豆间作创新的洁田模式,取得了一亩地产出1亩玉米和0.81亩大豆产量的喜人成绩,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在这里跑出“加速度”。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人才集聚高地?高能级平台,是吸引集聚人才的“磁石”。潍坊借助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中国农科院寿光研发中心、国际种业研发聚集区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和36家院士工作站,引来一批批高端科研人才。单是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就聚集起33个团队449名人才。

  近年来,该市坚持把乡村人才引育放在首要位置,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出台人才新政“20条”等政策,引进院士2人,全国蔬菜领域方智远、李天来、邹学校、吴明珠4位院士全部受聘担任潍坊蔬菜发展顾问,国家级领军人才越来越多,面向全国选聘农业科普大使12位,乡村振兴高端人才总量达到2300多人。

  为让务农者识业务懂技术,潍坊市6所高职院校、17所中职院校开设51个涉农专业,在校农科生1.3万多人。成立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创新实施“三三三”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聚合政府、院校、社会“三方资源”,用好田间、网络、展会“三大课堂”,培养领头雁、带头人、新农人“三支队伍”。

  近几年,潍坊市建设省级农民教育实训基地35处、市级293处,“田间学校”45个,搭建各类农村创业孵化基地40多个,培育创业创新人才5300多人,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等1.63万人,培训新型农民10万人次。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31万多人。

 

文明遍洒阡陌

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油彩画在了泥坯上。在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泥塑第23代传承人聂来忱制作的“泥老虎”销售极其火爆,半年时间就卖出3万只。

  聂家庄泥塑已传承400多年。近年来,姜庄镇全力推动聂家庄泥塑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吸纳周边3个合作社加入,带动120多名泥塑艺人参与泥塑产品制作、批发、零售等,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两创助力乡村振兴的“姜庄路径”。

  日前,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国家级非遗项目潍坊风筝惊艳亮相这一“国字号”展览。目前,潍坊市有风筝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年销售额20多亿元,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更是高达85%以上。

  近年来,潍坊市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培育23处省级乡村记忆工程遗产展示点,14个镇级单位被评为“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中国传统村落6个、省级传统村落3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1147人。鄌郚吉他、诸城黑陶、杨家埠木版年画、诸城派古琴、高密剪纸、潍坊核雕、昌邑丝绸,蜚声海外。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潍坊尤其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覆盖,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目前,潍坊行业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正连接、织密一张文明网络,在各行各业探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路径,延伸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半径。青州井塘古村、昌乐响水崖、临朐福泉村都因文明新风尚注入人民生活愈加多姿,诸城蔡家沟迎来一批画家新村民,“艺术家农民化、农民艺术家化”成为特色。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做好基层工作的精神引领。潍坊地处山东半岛几何中心,是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齐文化的腹地、东夷文化核心区、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夙沙氏煮海为盐”经弥河远传世界、“农圣”贾思勰著书《齐民要术》到“三个模式”叫响全国,时间流转中演化出潍坊在全国乃至世界农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村美 产业兴

良好生态成为坚实支撑

 

  “一带碧水穿山过,五色彩带映平湖。”临朐县嵩山的青龙湾景区,仅2021年一年,游客承载量就达到了10万人,后备厢经济、民宿经济潜力十足,村民腰包渐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临朐县,山里的采石场一个个关闭,昔日开山采石的村民转行成了栽树护绿的园丁。如今红叶小镇全年游客超过50万人次,让旁边的凤凰村户均增收超过5万元。

  在青州市,900多个村庄迎来“美丽蜕变”:“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白墙体、灰墙裙”“地上有花、墙上有画”成为建设“花园村庄”的标配。目前,青州市已评选出21个“4A级花园村庄”、18个“3A级花园村庄”。

  开窗见绿、推门闻香、移步见景、生态宜居……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中,山东有10个乡村上榜,高密松兴屯村名列其中。

  乡村之美,数不胜数。诸城万亩榛园、安丘农耕梯田、临朐薰衣草小镇和隐士柿饼“网红出圈”,让昔日穷乡僻壤引来了游客、富起了乡邻。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潍坊市先后投入资金210亿元,99.6%的村庄实现通户道路硬化,累计完成厕所改造119.5万户,30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公厕全覆盖,50%以上行政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域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完成农村清洁能源20.9万户,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真正实现农村美目标,农业绿色发展是关键。近几年,潍坊安全利用类土地全部治理修复,有机肥施用量逐年递增,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实现负增长。

  对于居民投诉最多的蔬菜秸秆和畜禽粪污,潍坊如何处理?以生姜秸秆为例,留在地里难腐烂,焚烧有异味,遇水又会产生恶臭。福鑫旺姜农业公司联合高等院校,重点研究姜秸秆的环保循环利用,可从生姜秸秆中提取有益活性成分,年可处理10万亩姜秸秆。

  近年来,潍坊积极推广普及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5+1”机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保持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4.76%。

  为示范带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潍坊以“家居美、生态美、生活美、人文美、精神富”的新“四美一富”标准,扎实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活动。截至9月底,全市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66个、市级15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镇20个,美丽宜居示范社区33个,各级美丽庭院27万户,创建率超40%。

 

好支部铸出“金钥匙”

“头雁领航”带出明星村

 

  在赵继斌看来,只要有党员、有支部在,就没有办不了的事。赵继斌是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党总支书记,他领头创建的“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在全国开创先河,创立的“支部领治、村民自治、协商共治、教化促治”四治模式走在全国前列,让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90万元。

  坊子区洼里村党支部书记刘向东组织村民发展起有机农业种植,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年产有机果蔬6000多吨;成立合作社,吸纳本村和周边800多名村民加入合作社,实现了从村民口中的“一穷二白”,到“亿元村”“明星村”的华丽蜕变。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近年来,潍坊市涌现出高密松兴屯村徐林收、寿光东斟灌村李新生、青州侯王村冯先家等一批“领头雁”。他们像潍坊大地上的星火,点燃了广袤田野上的创新元素,带领村民走在乡村振兴道路前列。

  干部有劲头,还需好机制。寿光东斟灌村15年如一日,探索形成了以“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自治理”模式,青州马石西村的“街坊议事”、高密张家庄的“道德银行”积分制、青州侯王村“以孝治村”等治理模式也都各具特色,富有成效。

  潍坊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头雁领航”工程,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全市镇村基层党组织达到6743个,农村党员25.5万人,全市五星级村党组织达到2549个,占比达到39%。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潍坊市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村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优势、联系群众优势与合作经济优势结合起来,有效整合、科学配置区域资源,开展股份合作,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进行国有平台建设农业产业园、“村企社”共建、“按揭农业”、“农综区+平台公司”等系列探索,蹚出了立足优势发展资源经济、盘活资产发展物业经济、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对接需求搞活服务经济、村社一体推动合作共赢、深化改革赋活产权动能、联合共建发挥集聚效应等多条发展路径,村集体经济实力持续壮大。1—10月份,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2亿元,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6.08%。

  踔厉奋发启新程,勇毅前行向未来。潍坊将大力弘扬“三个模式”创新创造精神,积极探索城乡产业融合、要素融合、公共产品融合新路径,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农村治理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争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示范城市”,奋力描绘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崭新画卷。



行业资讯
  • “绿色生态农业论坛”暨国家现代农业与食品前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23年会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

    “绿色生态农业论坛”暨国家现代农业与···

  • 芯片育种公司双绿源获隆平生物数千万元战略投资

    芯片育种公司双绿源获隆平生物数千万元···

  • 祝贺!联盟成员周俭民研究员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祝贺!联盟成员周俭民研究员获2023···

  • 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南京农大万建民院士团队“背靠背”克隆出水稻显性雄性不育基因

    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南京农大万建民院···

  • 祝贺!联盟成员董莎萌教授

    祝贺!联盟成员董莎萌教授

  • 联盟秘书长张兴平博士在第七届国际瓜类作物学术大会上做主旨报告

    联盟秘书长张兴平博士在第七届国际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