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是小麦的重大病害,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山东是全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而潍坊又是山东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锈病防治工作至关重要。这一点,国家级重点人才、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小麦抗病遗传育种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陈时盛有着深刻认识。
1985年出生的陈时盛,从2017年开始,就多次从小麦及其近缘种属中克隆到多个抗病和穗部发育相关基因,其克隆的小麦抗锈病基因甚至约占全球已克隆的抗锈病基因的20%,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克隆的基因被广泛应用于小麦抗病育种,创造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最为经济、环保、有效的方法。但优异的抗性基因缺乏、抗源单一是制约我国培育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瓶颈。”在谈到小麦锈病防治时,陈时盛作出了他自己的判断,“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那些最为关键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抗病基因‘拿’出来,用于培育新的小麦品种,解决小麦病害问题,保证小麦生产安全。”
2012年,陈时盛远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任助理研究员,开启了他的农业科研之路。2019年4月,他毅然放弃他国优渥的生活条件,学成归来,加入了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在潍坊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开展现代农业研究,被聘任为小麦抗病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多年来,陈时盛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了中国农业事业。为了节约科研成本、高效产出科研成果,他曾和同事们扎根实验室,在实验室的行军床上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正是这种不怕吃苦、以苦为乐的精神,让他在攀登农业科研高峰的征程中取得了一个个令人骄傲的成绩。在常人看来,陈时盛他们的工作深奥且枯燥,试验田、实验室、会议室、办公室,四点一线,但他们乐此不疲。
陈时盛说:“科研有进展带来的成就感,让我们丝毫不会觉得工作枯燥。我们特别希望中国农民种到庄稼地里的种子都是抗病的,让他们能增产,能多收入,希望我们中国人的饭碗里面装的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培育出来的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
多年的努力,换来的是骄人的成果。陈时盛带领团队创新小麦新品系5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他本人先后7次受邀参加国际或国内的小麦大会并作大会报告或发表墙报、摘要;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内外科学研究项目3项,项目累计金额达到310万元,获得“2020年度鸢都产业领军人才”“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并被山东农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但陈时盛也深知,靠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再有能力、再有精力,也走不长远。他的团队现有18个全职成员,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团队成员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找陈时盛一起讨论解决。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都能在科室内看到他和团队人员忙碌的身影。他的团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在现代农业研究中,陈时盛一视同仁地将自己的所学和经验倾囊传授给团队的客座研究生,对生活有困难的客座研究生也会给予帮助。